cover_image

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

冰川思享号 2024年11月10日 09:02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民经略 Author 凯风

国民经略 .

在这里,读懂中国经济、城市和楼市

Image

各省份平均工资,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,与人均GDP也基本正相关,但也存在很多例外。


撰文丨凯风

中国地域广阔、禀赋不一,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。

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GDP总量上,也体现在人均GDP人均收入、平均工资等指标上。

人均GDP和人均收入,覆盖的是全体居民,而平均工资,只涵盖就业人员,且以税前工资为衡量基准。

如果说GDP代表的是做蛋糕的水平,人均收入就是全民“分蛋糕”的体现,平均工资则是就业人员“分蛋糕”的写照。

谁是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地方?


01

近日出版的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,完整披露了各行业、各地区的平均工资。

数据显示,2023年,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.06万元,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.83万元。

Image

以月简单折算,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月均工资超过1万元,私营单位月均工资约5700元,两者存在明显差距。

从行业来看,平均工资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、金融业、科研服务业;

而最低的三大行业则是住宿餐饮业、农林牧渔业、水利环境相关行业。

Image

行业数据与日常认知基本一致,但无论是月均1万元的平均工资,还是不同单位间的差距,都让人感到意外。

先看第一个问题,人均收入过万,为什么大家普遍感觉到“拖后腿”?

平均工资,是典型的“平均数”,自然存在“被平均”效应。

就像姚明与潘长江的平均身高、马云和快递员的平均收入,平均数天然存在局限性。

此外,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,而非五险一金之后的到手工资,两者间存在20%以上的落差。

显然,“中位数”收入更为合理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这一数据并未直接对外披露。

再看不同单位工资,为何存在悬殊?城镇非私营单位,是否等同于“体制内”?

其实,“城镇非私营单位”包括体制内,但不全是体制内,而是涵盖国有单位、集体单位、股份制企业、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等,可视为大中企业和单位的集合体。

无论是“三桶油”、三大运营商等大型央企,还是腾讯、阿里、华为等大型民营企业,抑或特斯拉、富士康等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,都囊括在内。

与之相比,城镇私营单位,主要是私营企业,多数都是中小企业,工资与大型企业之间存在悬殊也就不难得到理解。

此外,平均工资的统计,只涵盖了单位人员,大量的个体户、自由职业者都不在其列,这自然也让这组数据显得更高。

即使如此,平均工资仍旧重要。

它不仅是初次收入分配和真实发展水平的体现,还是缴纳社保、公积金的参考基数,也是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基准。


02

哪些地方平均工资更高?

我们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基准,涵盖了几乎所有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和大中型民企外企,更能看出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。

Image

可以看到,京沪遥遥领先,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过了20万元,而西藏、天津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等省份也在12万元以上。

从区域来看,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10大省份,东部占据7席,西部占了3席,中部和东北都是颗粒无收。

整体来看,各省份平均工资,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,与人均GDP也基本正相关,但也存在很多例外。

令人意外的是,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整体力压中部、东北,而西藏、河南的排位又显得极其突兀。

西藏平均工资位居全国第三,不仅力压经济第一大省广东,更超过了以共同富裕示范区著称的浙江。

不只西藏,一些公认的欠发达地区,如青海、西藏,平均工资与东部沿海省份不相上下,且远超中部地区。

同样令人困惑的是,平均工资最低的5个省份,除了东北的吉林和东部的河北之外,其他3个都花落中部:河南、江西、山西。

最令人意外的是,作为经济第五大省的河南,平均工资竟然排在全国倒数第一,仅有西藏的一半,约为京沪的三分之一左右。

这究竟是统计因素所致,还是背后隐藏了不同地区发展的真相?


03

西藏平均工资,为何力压粤苏浙?

这类反常数据并非第一次出现,西藏人均养老金收入力压京沪,位居全国之首,早就引发全网关注。

无论是GDP总量、人口规模还是财政收入水平,都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普通地级市,但收入水平却相当高。

Image

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西藏享受了大量转移支付,在收入上享受到明显的补偿效应。

西藏地处边远高寒地带,环境相对艰苦,加上肩负国防重任,战略意义重大,因此从全国拿到了为数不少的转移支付。

考虑到高寒环境,为吸引人才流入,西藏许多单位一般在基础工资之外,都有额外补贴,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内地地区,这也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补助。

根据预算报告,2024年,西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28.2亿元,但支出高达3158.1亿元。

这中间存在10多倍的巨大缺口,几乎都要靠转移支付来填补。

根据2024年财政部数据,在中央对地方的10万亿级转移支付中,西藏拿到了2393亿元,总量位居中下游,但考虑到只有300多万人,人均转移支付高达6.5万元,位居全国首位。

Image

事实上,不只是西藏,同处西部